茶路天涯,茶青幻化,乌龙成型,云南是茶的起源地,台湾也不例外
:《台湾茶第一堂课》 :陈焕堂、林世煜 :地理 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被喝得最多的饮料。
全球年产量已经超过三百万吨。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全发醇的红茶,百分之八是不发酵的绿茶,只有百分之三,是所谓的半发酵茶,就是我们通称的「乌龙茶,年产量近十万吨。除了近年在越南和印尼,有少量新开茶园之外,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的福建、广东和台湾,台湾年产量两万多吨,略占全球乌龙茶产量的三分之一。而大部分也都在当地喝掉。台湾的乌龙茶,在其中占有比较高的地位。
中国的云南省,一个与台湾相隔辽远的地方。泥泞湿滑的土路,穿过绵延的山岭密林,对旅行而言,难于上青天。当代「文明」世界可能记录说,某某探险家在某时某日,在彼处「发现」了某个失落的世界。这只该是「我们」这些外乡人的看法吧!「他们」当地的土著,第一眼看到装束怪异的探险家时,心里的惊讶,恐怕不是什么「被发现」的。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三大古茶树之一“巴达茶王”。树龄一千百余年,原高32.12米,树围要三人合抱。现在只剩下23.6米。
至少,就如今风行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咖啡、可可、茶——而言,当地的人才是撒种、繁衍,并传播「茶]福音供源头。
所以说,茶书上都记载著云南当地的世界三大古茶树:其一,南糯茶主,树龄八百余年;其二,巴达茶王,一千七百余年;和活了千年的邦崴茶王。当地人说,他们种茶已经种了五十五代。前去「探险」及「发现」的汉人学者便说,那大约是在三国时代,敢情是蜀国的诸葛孔明在七擒孟获之际,以德服人,传入农耕科技,才会将野生茶树驯化,终而遍植神州,德被世界吧。
茶之为物,拉丁学名是 Camellia Sinensis,原生地是东亚的「照叶树」森林带,也就是沿著喜马拉雅山脉,往南扩展到印度的阿萨姆,往北到云南,接著曳洒往东遍及中国的江南、印度支那半岛、台湾,和日本。这一片森林多为常绿树,树叶表面光滑,所以称为照叶树。居住在这广袤森林带的民族,不论是汉是蕃,不约而同地把生长其中的茶叶,拿来加工,或吃或喝。这些吃茶或喝茶的民族,也四向迁移,部分来到台湾定居,又从台湾飘洋过海,遍布到南中国海和南太平洋各岛。当代人类学家泛称之为「南岛民族」 ( Malayo-Polynesian),在台湾,则是平埔和高砂原住民的祖先。
或许茶种的飘移,比人种的流动还要早些。无论如何,他们都渡过了黑水沟,在台湾住下来。当汉人「发现」台湾之后;就有了「蕃」人喝茶的纪录。西元一七二三年出版的《赤崁笔谈》 ,曾提到「水沙连」——今埔里、日月潭、水里、竹山等地产茶,每年有汉人通事入山採製。这些山茶,或称为野生茶,目前还找得到。事实上,埔里的眉原山,还有一处「原始茶树野生林保护区」 。至于原住民如何食用、饮用,或将茶作为药用,我们所知不多了。
事实上,茶叶的栽种、加工、精制,以及因制茶、饮茶而产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得归功汉民族。早在一千二百年前,唐朝统治中国之时,就有陆羽写成一本《茶经》 。陆羽自小孤苦,被送进庙里当小和尚,又逃出来学唱戏,演小丑、搬布袋戏、变魔术;长大后受贵人赏识,读书作官游山玩水,精研茶道并品题各处名泉。他写的《茶经》,论茶的起源和栽培,採制的工具,蒸菁的技术,烹饮的器皿,煮茶、饮茶的方法,茶的掌故、产区、事略和图谱。这是一本茶百科全书。整整一千年后,英国人在印度阿萨姆种茶,就将《茶经》翻译,并深入探讨,把它当作「教科书」 。这是历来所知的,文明史上最老的、实用的「现役」教科书。
这个茶的「文明化」过程,在台湾也是一样。原来的野生山茶,据《淡水厅志》所载,性极寒,蕃不敢饮者,和我们今日的茶是不同的两回事。如今的茶,不论品种、制法、茶人、茶文化,都是近代汉人入台移民史的核心之一。台湾的汉人移民,以闽粤两地最早最多,种茶、制茶、饮茶的习惯,也像两地一样,以半发酵茶为主。盛行于中国其他广大茶区,不发酵的绿茶,就不曾在台湾成长过。一直到今天,茶文化和茶市场,早已广被全球,年产量约三百万吨,其中近百分之九十几是全发酵的红茶,百分之八是绿茶,只有百分之三是半发酵茶。这一小撮半发酵茶,大部分种在福建、广东和台弯,而大部分也都在当地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