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一级导航
添加微信号,可微信下单

添加微信号,可微信下单 添加微信号,可微信下单

打开一级导航
放大字体 字体大小 缩小字体
上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下一篇

乌龙过台湾

文章出处:台湾茶网
文章作者:夏鑫
文章标签:历史
字数统计:6827 字 文章访问量:275

  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被喝得最多的饮料。全球年产量已超过三百万吨。其中,近百分之九十是全发酵的红茶,百分之八是不发酵的绿茶,还有百分之三,是所谓的半发酵茶,就是我们通称的乌龙茶,年产量近十万吨。除了近年来越南和印尼,还有少量新开茶园之外,产地集中在中国的福建和广东两省,以及台湾。台湾两万多吨,占全球乌龙茶产量的大宗。
  台湾茶,起于北部。从瑞芳开始,沿著淡水河上游,及其支流基隆河、新店溪沿岸的丘陵,一路传播出去……
  旧志称:「嘉庆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彝之茶,植于鲽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随互相传,盖以台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舂夏为盛。」
  这一段逸事,是连横的《台湾通史》<农业志绪言>所记载。我们不知道他引的「旧志」是哪一本,无论如何,谈台湾茶史,从野生茶进入闽式半发酵茶阶段,都以连横这段记载,作为最早的根据。


传说引乌龙茶苗回台的林举人(林凤池)故居,位于南投县鹿谷乡初乡村。

  大清帝国嘉庆君执政,是在西元一七九六至一八二0年间,武彝即武夷山,位于闽北和江西交界,以「岩茶」闻名于世。「鲽鱼坑」的详细地点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是在台北县瑞芳镇,离海不远的山区。以茶籽播种,是行「实生苗法」每一颗种籽的基因都有差异,长成之后各株不同。武夷岩茶就是这样的特性,以「单欉採制」标榜个别茶树的特质,有「大红袍」、「铁罗汉」  ,「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欉。鲦鱼坑种茶有成,茶园便沿著淡水河上游,及其支流基隆河、大科崁溪、新店溪沿岸的丘陵传播出去,石碇、深坑、文山,南港、八里坌,并远至新竹;北台湾地方,曾是全台最老,茶园面积最广,产值最高的地区。
  这一段柯朝的传奇,比较令人接受。因为其一,武夷岩茶确实有著以种籽繁殖的传统。事实上岩茶多半野生,是个宝贵的茶树基因库,山路崎岖难行,乡人和道士往往深入林间寻找上好的品种,一欉一欉地分别採制。陆羽《茶经》中就称“其味甚佳”。


台湾茶人溯青心乌龙之源,捐立于闽北建阳的「百年乌龙茶园纪念碑」。

  近代以来武夷山的茶树也有移植或育种的,茶园大都因地制宜,在岩石堆里东一棵西一棵地种,并不用怪手剷平,将茶苗整队,立正看齐。
  以两百年前的运输状况来看,种籽的保存比起幼嫩的茶苗,更可能经长途跋涉存活下来。而种植的地点,选在离岸不远的浅山,是汉人移民较能控制的地区。之后沿著水路系统,逐渐深入扩张,与汉人移民入台的开发史若合符节。


闽北建阳的矮脚乌龙茶种——可能是台湾当红「青心乌龙」的「唐山公」,即其远祖之意。

  同样以种籽播种,成功移植闽茶的,除了北台湾文山茶区之外,就只有台湾最南端,位于恆春半岛满州乡港口村的「港口茶」。茶农朱家兄弟的远祖,在两百年前,同样引武夷茶籽回台,种在港口溪边的小丘上。这个茶园至今仍维持小型商业经营的规模,是南台湾的异数;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和北台湾蓬勃发展的茶区近乎全面阻隔,遗世而独立的结果,竟然完整保存了武夷遗风,以实生苗法行种籽繁殖,是今天全台湾最宝贵的茶树基因库。
  除了《台湾通史》这段记载,在各茶区都还流传着各色的故事,像冻顶林举人引乌龙茶苗回台的传奇,或曰乌龙最早种植于石碇枫子林的说法。不过考虑到种苗的存活率,以及两地离水路较远的状况,其流传或者有助兴和促销的功能,却只能视为美丽的民间传说。至于木栅铁观音的引种人,张姓人家的故事,其后人至今依然津津乐道,只是学者以为,更早的时期就已出现铁观音先产于南港的报导。或许史实更信而有徵,但传说之富于神韵,自有其可爱之处。


据林举人后裔的说法,此一植株,为林举人自福建带回的十二棵茶树之一。

  然而台湾茶真正成为重要的产业,其引入应该从一位英国商人约翰·陶德(John  Dodd)说起。《台湾通史》提到:「迨同治元年,沪尾开港,外商渐至。时英人德克来设德克洋行,贩运阿片樟脑,深知茶业有利。四年,乃自安溪配至茶种,劝农分植,而贷其费。收成之时,悉为採买,运售海外。」这才真正是台湾茶「业」起飞的时刻,时当一八六六年。台茶这一起飞,立即和帝国主义及资本主义挂钩,带动台湾经济、社会、人文走人全新的时代。而当时陶德所引进的,即是我们熟知的乌龙茶。
  这乌龙两字,台湾入再熟悉、却也再混淆不过了。在它的原产地福建,甚至整个中国茶区,「乌龙」是泛指半发酵茶的韦个通称,重点在它的制程。然而它又是某些品种共用的名称,如今闽南尚有早乌龙、大叶乌龙、竖乌龙、伸藤乌龙,以及矮脚乌龙等品种。有趣的是,作为品种名,诸多「龙种」在原产地的声望早已曰趋沉寂,被打为「色种」,难以列入闽南的铁观音、本山、毛蟹、黄棪(另称黄金桂)四大品种之流。反而在移居地台湾却大放异彩,形成脍炙人口的乌龙品种香,传颂百年而不绝。


吴振铎教授,正观察一百七十年前,由闽南安溪移植到闽北建阳的矮脚乌龙。

  战后人称「台茶之父」的吴振铎先生,在两岸开放旅行之后,曾带学往回闽去寻找台湾当家品种——青心乌龙的出身地。青心乌龙又称软枝乌龙,相传一百七十年前,由闽南的安溪移植于闽北建瓯。吴老一行由安溪向北,终于在建阳附近,找到青心乌龙的近亲,矮脚乌龙的承遗,并认为可能是台湾青心乌龙的远祖。他们委託当地人立碑纪念。此为闽茶入台,乌龙过台湾之外一章。

关闭联系菜单 关闭联系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