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一级导航
添加微信号,可微信下单

添加微信号,可微信下单 添加微信号,可微信下单

打开一级导航
放大字体 字体大小 缩小字体
上一个 上一个 下一个 下一个

日月潭红茶

日月潭红茶 类别:乌龙茶 产地:台湾 价格:¥0.00元 重量:0克 生产:2025年 规格:无 手提袋:无 保质期:三年

产品基本属性

产品内容介绍

香型:天然肉桂香及薄荷香
茶农:郭翰元
茶园地址:南投县埔里镇北环路132-3号
  日月潭是地名,红玉是茶树品种名称,红玉(台茶18号)由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自一九四六年开始,以缅甸大叶种为(♀)母本,与台湾野生山茶(♂)为父本之进行人工杂交的后裔,历四十一年选育与试验选育而成,茶汤饮用后可感受到源自于台湾野生山茶所具有之天然肉桂香及淡淡之薄荷香,滋味甘浓甜爽;色泽墨黑油润泛紫光,汤色金红,与其后推广的台茶21号(红韵),具芸香料花香,两者共同谱出台湾高香红茶新形象。久泡(但也不建议超過3分钟)亦不至于苦涩且带些许蜜甜味,适合单品。
  品种:大叶种,叶片呈椭圆型,叶缘有波浪状,有别于世界主流红茶品种,茶叶毫毛并不显著,茶汤有薄何香、果香、麦芽糖香。是目前全台最走红的红茶品种。一九八七年六月经前台湾政府农林厅审查通过而成,一九九九年命名为「台茶十八号」,同年南投县政府为加强促销此地红茶,特命名为「日月潭红茶」。二00三年透过公开票选为「台茶十八号」增添新名「红玉」,(品系代号:B-40-58)。选育期间,上级单位认为台湾红茶产业已日薄西山,对红茶品种的选育工作自然不积极,多亏王两全先生及陈月里女士,默默坚持,甚至在退休后从台中远赴鱼池分场继续努力,终而红玉才有机会在台湾红茶中崭露头角。
  历史:台湾在100年前用本地种植的小叶种来制造红茶,虽香醇但品质滋味不够,日统时期为改善台湾红茶品质,1925年从印度引进大叶种阿萨姆(Assam)茶来台种植,并先选择在南投县鱼池、埔里、水里地区开发推广种植,1940年代末曾有一段极期辉煌的历史,出口达到了7000吨,至1966年种植达1815公顷。  由于大叶种制成的红茶,水色艳红清澈,香气醇和甘润,滋味浓厚,而且埔里鱼池一带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阿萨姆茶生长,所以此地区所产红茶可媲美大叶种阿萨姆原产地印度及斯里兰卡的红茶。
  存储:欧美市场风靡「日月潭红茶」,因为日月潭红茶性价比比印度大吉岭红茶要高,还有个原因是,日月潭红茶经过3~5年存放后,风味的转换就像葡萄熟成过程,随时冲泡品饮,即出现意外惊喜,尤其果香浓郁多元,享受变化莫测的奇遇。
  品牌:此茶被评鉴为台湾山茶特等奖奖落东邦红茶第三代传人郭瀚元,在其制茶厚实的功夫下, 抱走茶王秘诀在于优异茶园管理结合到位后制,东邦红茶品牌公司乃台湾红茶泰斗郭少三爷爷于1939年创立,以阿萨姆种系(大叶种)中最优良原生种(为郭爷爷从滇缅泰边界的泰北丛林引进之独特品种)茶青制造,当时外销英美日等地,品质优良享誉国际。2011年初本公司克服万难重新整顿90年老茶园,90岁老茶树汲尽天地灵气与日月精华所酝育出来的嫩芽极其珍贵,本公司用此零污染茶菁制造自然生长与自然农法手摘茶,我们很乐意将此健康红茶推出与大众分享。
  公司:本公司创始人祖父郭少三。于民国21年(1932年),只身远赴滇缅泰边境的原始森林寻觅优良茶种,因水土不服感染疟疾,匆忙返台就医。隔年再度前往,在野兽出没人烟罕至的原始林中寻获大叶种原生种茶树,是与野生普洱茶树血缘相近的茶种,携回茶籽,在南投埔里山上大面积栽种,民国28年(1939年)成立东邦红茶股份有限公司。从民国30年(1941年)至民国50年(1961年)是本公司最兴盛期,以原生种茶青制造红茶,外销英美日等地,由于红茶品质极优,享誉国际市场,年产额曾达580吨高峰,使台湾成为世界红茶主要输出地。民国52年(1963年)以后,台湾红茶外销市场逐渐被印度与锡兰(斯里兰卡)取代,而红茶内销价格一路下滑至惨不忍睹,公司遂逐渐衰微,从减产到停产,茶园茶树任其自然生长,採茶制茶断层二、三十年,茶园已成长满杂木蔓籐的原始林。民国100年(2011年),郭瀚元感动于90多岁的奶奶年年月月因不舍茶青老去,亲自採摘茶青,以手工揉捻茶叶一二个小时的身影,遂下定决心,要让工厂里的老机器再度动起来。于是大伙儿咬紧牙根,克服万难,重新整顿南投埔里后湖仔90年老茶园。90多岁的茶树,生命力仍然非常旺盛,五年多来以有机自然农法管理茶园,对待茶树如同亲人,老茶树也满心欢喜萌吐嫩芽,茶人一心。老茶树汲尽天地灵气与日月精华,所酝育出来的茶青极为珍贵,他们运用零污染茶青制造有机手摘茶与大众分享。老茶树红茶醇浓厚实的底韵,深获内行识茶者惊艳,而甜蜜的熟果香及纯淨温润的滋味,品尝后宛如被爱得满满的幸福感,更受大众喜爱。栽种新茶种:从民国100年(2011年)起,逐年陆续栽种台茶18号红玉红茶、台茶21号红韵红茶与青心大冇乌龙茶,不用农药,坚持采用有机农法管理,自制酵素液肥,并重金採购农委会认证的有机肥料,所以年年茶园的土壤水质与农药检测都合格达有机水准,至今每区茶园皆茂密翠绿,生意盎然。其中最先栽种的台茶18  号红玉红茶,于民国104年(2015年)获日月潭红茶比赛头等奖殊荣。

制作背景简介:
  三代用爱传制好茶,九十年来始终如一,本公司目前由第二代经营,制造茶叶的重担则由第三代承担,我们的制茶技术融合学理与经验,不断的自我鞭策与实验,我们的心愿就是要让大众喝到纯淨香浓的好茶。感谢老客户与新朋友对本公司产品的支持与厚爱,我们会继续努力下去埔里有家日据时代成立至今的东邦红茶受进口茶衝击曾停工多年,第三代返乡接棒重新复耕制作红茶埔里镇东邦红茶公司是台湾悠久且由台湾人经营的红茶公司,八十年代受进口茶衝击停工,民国一百年第三代郭瀚元返乡整装重新出发,这是他思考如何擦亮东邦这块招牌一幕。日月潭红茶超夯,但你可能不知道紧邻的埔里镇也有专攻阿萨姆红茶的近百年老工厂,曾经一年外销近六百公吨,成为台湾人之光。东邦红茶高峰时期曾年外销五百八十吨红茶,八十年代停业,民国一百年第三代重新出发东邦红茶曾是台湾人的骄傲,重新问世产销有机手摘茶还成为第五十四届金马奖指定的伴手礼。日月潭红茶在日据时期曾是上贡日本天皇的御用茶,在此同时台湾还有家创立于日据时期且是唯一台湾人经营的东邦红茶,东邦全盛时期年出口红茶达五百八十吨,创造埔里红茶产业一片天与不少的就业机会,八十年代受进口茶衝击停业至民国一百年,第三代郭瀚元不忍见带他长大的的九旬祖母仍默默的找工人採茶菁回来用手揉捻冲泡品嚐,徵得姑姑等长辈同意毅然返乡重开东邦红茶生产线展开茶园复耕,自行摸索加上与日月潭红茶大满贯茶王庄瑢璞等交流,二度为东邦大叶种红茶赢得评鑑头等奖,让长辈与社会看见他的努力。


东邦古色古香的制茶机组。图/郭瀚元提供


隐身于埔里镇闹区的东邦红茶,厂房土地接近三千坪,制茶设备超有历史感


位在埔里镇北环路上的东邦红茶公司不显眼但却难掩公司的历史价值。

  东邦红茶公司位在埔里镇闹区北环路一个角落,招牌有点斑剥模糊,约三千坪的红茶厂隐身巷弄却难掩过去风光的身影,小编用镜头带粉丝一睹厂房内部,让人超惊艳,厂内红茶萎凋至揉捻烘焙切碎设备仍默默镇守老厂隐然发光,处处展现日据时期创办人与接手经营者的智慧与用心,如果能擦亮这家近百年红茶厂重返荣耀,将成小镇亮点。


东邦红茶第三代介绍厂房内日据时代红茶制作设备,让小编看得超惊喜。


东邦红茶第三代介绍厂房内日据时代红茶制作设备,机具不但古色古香且充满历史氛围。


东邦红茶第三代解说厂房内日据时代红茶制作设备,思考如何擦亮这块充满文化产业内涵的老招牌。


后代不忍见百岁祖母辛苦的用手工揉制红茶      民国一百年返乡并在姑姑等长辈同意下东邦重新开张 

  七十年次的郭瀚元边冲泡自家大叶种红茶边淘淘不绝述说在姑姑带头回来整理东邦重新出发,他从基层做起希望能擦亮东邦招牌。


何以想要接下再造东邦红茶棒子?七十年次的郭瀚元告诉小编,大学毕业应日月潭码头游艇帮忙经营旅游,每次回到老家就看见年逾九旬的祖母郭张月云请员工去茶园採摘茶菁自已用手揉捻再用烤箱烘焙冲泡品嚐,那种满足感与亲切,后代看得很不捨,加上日月潭红茶红透天边天,姑姑张郭慈欣希望重整东邦红茶再出发,在长辈同意下,带瀚元于民国一百年展开茶园复耕补植再出发。


八年前茶园复耕


瀚元整理厂房说服长辈添购部份新设备


从头摸索并与日月潭红茶大满贯茶王等交流


三年前起在日月潭评鑑获得大奖肯定


东邦红茶第三代也有说是第四代的郭瀚元八年前返乡在姑姑等长辈同意下重整老茶厂再出发主打有机红茶。


“茶厂设备已旧,初期先整理老设备制茶,再徵求长辈同意添购部分新设备。”郭瀚元告诉小编,老茶厂做碎形茶,重新出发,要做出成果赢得长辈的信任,边做边摸索,厂房整修都自已来,为了学习最新的红茶栽培至烘焙制作技术,除了参加茶改场的专业课程,还与连六年在日月潭红茶评鑑都夺特等茶王的庄瑢璞等就红茶制作交流,慢慢掌握窍门,2015年参加日月潭红茶评鑑首得大叶种红茶头等。


东邦红茶第三代的郭瀚元(右)大叶种红茶分在2015.2018夺头等肯定。


郭瀚元回忆东邦重新出发前三年压力最大,一步一脚印走复出之路盼望可以擦亮百年老茶厂的招牌传承下去


东邦第三代郭瀚元看著古色古香的制茶机组,述说如何擦亮东邦这块老招牌。


“从碎形茶转向制作日月潭红茶的条形茶,前三年我真的不知如何熬过来,每天身心压力很大觉得很累,靠著持续学习并与长辈沟通,至做出成绩取得长辈认同认可,可说一步一脚印慢慢走自已的路。”郭瀚元说,希望把东邦百年制茶文化传承下去,结合行销,逐步重振东邦特色红茶。


郭瀚元亲赴大吉岭取经试茶为重振东邦红茶做准备。


八年努力做出来的大叶种等红茶在里仁与主妇联盟销售还是第54届金钟奖指定伴手礼


东邦红茶停工约廿年,民国一百年在第三代出面重新整装出发,大叶种红茶打进里仁与主妇联盟通路。

  “所以得奖也是一种肯定,大叶种红茶做出成绩后,获得里仁与主妇联盟睛睐,东邦红茶打开二家的通路。”郭瀚元说,东邦在姑姑带领下朝大叶种有机红茶迈进,复耕的茶园周边都有林地隔离,做出来的红茶品质有目共睹,进而成为第54届金钟奖指定伴手礼,接著在108年台茶18号红玉跟大叶种组在日月潭红茶评鑑中皆获头等奖肯定,打开老品牌知名度。


第三代亲赴印度大吉岭红茶圣地取经为东邦红茶未来找愿景


郭瀚元于三年前亲赴印度大吉岭世界红茶圣殿取经。

关闭联系菜单 关闭联系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