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顶乌龙电焙中焙 类别:乌龙茶 产地:台湾 价格:¥0.00元 重量:0克 生产:2025年 规格:无 手提袋:无 保质期:五年
产品基本属性
产品内容介绍
茶农:林世哲
茶园地址:南投县鹿谷乡凤凰村
茶汤木瓜色偏红,中焙至透,部分传统工艺,冻顶由于产区海拔不高,茶的果胶物质含量不如高山茶,所以只能走焙火工艺,走通透风格。
台湾对高山茶的定义是超过茶园海拔1000米的才能定义高山茶,所以没有冻顶高山茶,这是个误区。冻顶茶属于部分发酵青茶类,在制茶过程中,「热团揉」是制造冻顶茶独特的「中国功夫」技艺,非亲临现场,实难以笔墨形容。冻顶乌龙茶为介于包种茶与高山乌龙茶之间的一种轻发酵茶,发酵程度在15% - 25%之间;1980年,那是个台湾街头巷尾充满茶艺馆风潮的年代,正是熟香型冻顶乌龙茶刚兴盛没多久,而清香型高山乌龙茶正准备崛起的年代。 在高山茶尚未兴盛前,茶园海拔800米的冻顶山已经是当时的高山茶了,从山名就能推想冻顶山上气温低、深夜清晨有冻寒感,因此称「冻顶」。 有冻顶,当然就有冻腰* 台语 *、冻咖* 台语 *、还有冻咖阿* 台语 *,询问当地人就知道这 些名称用来区别山顶、山腰、山脚与山脚下,十分有趣,当然同座山但不同部位所产的茶,茶价应该有差。 冻顶乌龙茶的毛茶制程要求是中度发酵。
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它的鲜叶,採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茶」。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类。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乾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冻顶茶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目前栽培面积达2000公顷。据传南投县鹿谷乡人林凤池先生,于清朝咸丰5年(1855年),赴福建省应考「举人」返乡,从武夷山带回36株青心乌龙茶苗,其中一部份(据说12株)种植于鹿谷乡麒麟潭边的山麓上,是为「冻顶茶」的开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尤其最近十几年来,「冻顶茶」已发展成为家喻户晓、驰名中外的台湾特产。冻顶茶属于青茶类,好的冻顶茶,其茶叶形状条索紧结整齐,叶尖捲曲呈虾球状,茶汤水色呈金黄且澄清明澈,香气清香扑鼻,茶汤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韵味强且经久耐泡为冻顶茶特色。
在30多年前,台湾的高山茶尚未兴起前,海拔800米的冻顶山已经是当时的高山茶了,从山名就能想像得出,冻顶山上气温低、深夜清晨有冻寒感,因此称「冻顶」。
林世哲:第五代茶农的友善耕作之路
林世哲,来自南投县鹿谷乡凤凰村,是一位第五代茶农。六年前,他决定转型,采用野放友善耕作的方式,致力于保护环境和提升茶叶品质。
家族传承与创新
林世哲的家族在茶叶种植方面已有百年历史,从他的曾祖父开始,家族便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生产出优质的冻顶乌龙茶。林世哲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念。他相信,只有尊重自然、友善耕作,才能生产出最好的茶叶。
野放友善耕作
在林世哲的茶园里,茶树自由生长,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他坚持以自然的方式管理茶园,让茶树在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这种耕作方式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茶叶的风味和品质。
茶叶的独特风味
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而获得众多传统冻顶茶客喜爱。由于采用了野放友善耕作的方式,制茶方向更是维持著传统工艺工序的方式,使茶叶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甘醇的口感,同一泡茶却在每一道茶汤中感受不同层次风味,如此独特的茶深受消费者茶客喜爱。他的茶叶不仅在台湾市场上广受好评,还出口到大陆市场,获得众多茶叶爱好者的青睐。
未来展望
将继续坚持友善耕作的理念,并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茶农一起加入这个行列。相信,只有不断坚持努力,才能让冻顶茗茶持续生长,并为后代子孙留下更美好的环境。
2018年拍摄地面照片
2018年拍摄航拍照片
手机咨询热线:
189-7372-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