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犹存文山包种茶——北县坪林乡
:《台湾茶第一堂课》 :陈焕堂、林世煜 :茶类 在坪林,看苍老佝偻的身影,伏在萎凋架上轻轻翻动;或在北埔,看烈日下古稀的婆婆,一心一意地採摘虫蛀的细芽;或者在冻顶,看年轻的师傅,汗水淋漓地包揉做球。
有时不免觉得,我们何其有幸,生在这人间罕有的乌龙茶区,在广袤的「照叶树林带」,全球茶树生长之地,我们得以享有半发酵技术所带来,极致的香气和滋味。
坪林的古风每一袋茶有每一袋茶的行情,那里是内行人的乐园,如果你修练成「拿汤匙」的本事,欢迎光临,定可宾主尽欢。
文山是古地名,文山包种茶遵古精制,外型古雅,风味古典,坪林街上的茶买卖,古风盎然。文山茶区,自古是台湾四大茶区之一,至今百年,依然生机旺盛,是一则活生生的传奇。甚至它的名称——包种——的由来,都敷上一层朦胧神秘的色彩。且让我们举几个较为人知的例子。
包种为什麽是包种
早年包装材料尚不发达,茶行用四方型的毛边纸包茶,四两一包,盖上店家的朱印。这种包装方式,如今在古式老茶庄还找得到。文山区的茶种,以青心乌龙最为普遍,当地的茶农称它为「种仔」。用纸包装种仔,或许就是「包种」的由来。这是第一说。
另一个说法,则把缘由推回闽粤,即中国半发酵茶的发源地。按当地茶区的习惯用语,半发酵茶通称乌龙茶,这是以制法来取名,另外还再以品种的不同,来突显个别特征。甚至将茶树养得十分巨大,以「单株採制」来标榜个别品种,个别植栽的独特风味。像闽北武夷山茶区著名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和水仙等品种,以及闽南的铁观音、毛蟹、本山与黄棪。至于岭南,则以大如屋宇的单枞水仙最为著名。除了这些个别打出名号的品种之外,其他杂色的茶种,都只简称「色种」,包括在台湾引领风骚的青心乌龙。这色种两字,写得潦草一些,就被误认为「包种」 ,久而久之,错的变成对的,而且流传下来了。
还有一说也很近似,至少也发源于闽北武夷山。话说武夷是道教圣地,山上的修道人和练气士,闭坐无事,常以喝茶、斗茶取乐。他们满山遍野寻找特异的茶种,精心栽培制作。但因为少量多样,到了要烘焙的时候,只能混做一炉。为了分辨起见,便将不同种的茶臊用不同颜色的布包起来,同时放入焙笼里。把不同种的茶臊分别包装,便简化成包种两字。这三种说法都有趣,都有很古的历史,你相信哪一个呢?
左图:做成条型,而非团揉半球型的外观,是包种与乌龙最显而易见的区别。
右图:茶叶制作良好,呈现绿叶红镶边的包种茶。
内行人的乐园
无论如何,还有一件事你的确可以相信,那就是坪林人做茶,非常「照起工」,非常按照古法绝不偷工。举一个实例来说,在採制季节里,随便挑个午后大约三、四点的时分,到坪林拜访,任意选个正在做茶的的农舍,进去问一问。茶农会告诉你,炒锅里炒的茶,是昨天摘的茶青。请注意,是「昨天」的茶青,经过充分萎凋、静置,发酵程度足够的茶青。除了坪林之外,你到处去看,下午炒的茶,都是早上才摘的,即使外头还在下雨,根本没有机会进行日光萎凋,也没有人理会。
这样照起工的作法,台湾没有了,只有安溪才看得到。坪林的老茶农,有很多曾于日本时代,在南港、屈尺的茶业传习所受过训。当时的传习所,由安溪礼聘茶师前来指导,为期两年的受训期间,学生还享有公费待遇,等于接受完整的职式职校教育。文山茶能够历久不衰,曰本当局奠下的深厚技术和伦理基础,实在功不可没。当年的传习所,逐年演变,成了今天茶业改良场,他们也徵募学员去受训,为期「两周」。唉,两周能干什麽,能教原本伶牙俐齿的人物,去开个茶艺馆,卖弄一些生吞活剥的术语罢了。
包种茶纪念赏牌。文山茶区是台湾四大老茶区之一,至今无论在茶叶的制程或交易上,依然保持古现。
话说回来,所谓的文山,包括当今的坪林、石碇、深坑、乌来、新店、双溪、平溪等地,是台湾早期四大茶区之一。茶园散处在境内的山凹里,茶做好之后,茶农担着到坪林街上,卖给精制茶厂和大盘茶行。茶季正当热络的时候,坪林街上挤满了全台各地的茶贩,堪称北台湾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坪林茶市的主角,是向茶农购买毛茶的本地茶行。他们做买卖也有古风,一板一眼的试饮,一袋一袋按品质优劣议价。他们随身带著试茶的汤匙,在每个鉴定杯里搅来搅去,茶农则神态紧张地跟在一旁,等候他们的品评。于是种茶的,便带著又爱又恨的语气,称这些掌握生杀大权的茶行人物为「拿汤匙的」。
这种详细品评,个别论价的古老习惯,全台也只剩坪林还保有了。其他的茶区,经常标榜产地的海拔与名气,不论每季成色优劣,都坚持市场行作价;使得消费者付出同样的代价,却不保证拿到同样的品质。坪杯的古风不是这样的。每一袋茶有每一袋茶的行情,只要你内行,尽管评头论足,说得有理的话,茶行会很大方地给你相当的议价空间。那里是内行人的乐园,如果你修练成「拿汤匙」的本事,欢迎光临,定可宾主尽欢。
坪林地标,以採茶工勾勒出茶为坪林地区的代表业。随着休闲观光产业的发达,假日的坪林,游客不断。
多珍贵茶种是一大特色
坪林有很多珍贵的茶种,除了常见的青心乌龙、青心大冇之外,还曾有武夷、奇兰、大叶乌龙、水仙、佛手、早种、大慢种等等。多年下来,坪林人认定由青心乌龙做成的包种是最上品,称之为「种仔旗」,讲究的是它的品种香。逐渐地,其它品种都被淘汰,茶园朝向单一品种发展。
除了包种之外坪林也产白毫乌龙,用的是白毫特别显露的「大慢种」。做出来的茶不叫椪风,而被称为「白毛猴」或「红茶」(注*);白毛猴虽是品种名,但有时也用来称白毫乌龙茶。它的身价谦虚,不像北埔一带,动辄上万元一斤,坪林的白毫乌龙产量不小,靠的是便宜的老人工罢了。
全盛时期的坪林,有一千多甲的茶园,部分被划入水源保护区之后,已有缩减。在休闲生活渐受重视以来,坪林有山有溪有茶,假日游客不断,本地的产能显得供不应求。如今在坪林街上,除了包种茶,外来的冻顶茶、高山茶也都已摆上货架。坪林的老太太们,依然围坐在屋檐下,戴著老花眼镜一片一片地拣枝,活生生像冻结在时光机器里的古老景象,很确凿地向过往的游客,保证包种茶清香甘美的古风。但是在流行风尚所向披靡的后现代社会里,那美好的往日,是不是如天之行健那般可靠呢?尤其雪隧通车后,往宜兰观光的过路客少了,但交通上让专程前去买茶的人更方便了,这对坪林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及变化?且让我们衷心的馨香祝祷吧。
(注*此处红茶不是真红茶,因为它的茶汤颜色和包种茶相比,真的很像红茶,所以坪林茶农习惯把白毫乌龙称为红茶。)
台北县一文山茶区
◎茶区简史 旧名文山堡是台湾最古老的四大茶区之一,盛产条型包种茶,历经百年外销和内销之变迁而不衰
◎茶区分布 坪林、石碇为主。新店、深坑、乌来、平溪、双溪亦有少量
◎地形地质 山坡地,海拔200-800m,砾质壤土
◎主要品种 青心乌龙、金董、翠玉、青心大冇、武夷、奇兰、大叶乌龙、水仙、佛手、早种、大慢种、白毛猴等。
◎茶作管理 有朝向以青心乌龙为主的单一品种倾向
◎制程特征 人工集约管理,手採或单人式机採
◎产期产季 採摘不分睛雨,热风萎凋占很大比率;是台湾最主要的条型茶产区 四月至十一月,年收四季
◎商品名称 文山包种茶、白毫乌龙等
◎市场行情 按季节、品种、成品优劣订价,议价空间大。是全国唯一同产区同一产季,差价十倍以上的茶区,为包种茶的集散重镇
◎商品评介 按古法制茶,讲究青心乌龙的品种香,称之为“种仔旗”。近年来为求外型条索紧结,亦有炒菁不足的迹象,以致较难保存,应提早饮用,购买时以无青味,花香怡人者为佳
◎交通状况 茶山上无公共交通,需自行驾车,坪林食宿方便
◎农特产品 竹笋、溪产、柑橘
◎著名景点 坪林茶业博物馆,乌来风景区,平溪小火车及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