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一级导航
添加微信号,可微信下单

添加微信号,可微信下单 添加微信号,可微信下单

打开一级导航
放大字体 字体大小 缩小字体
上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下一篇

微观大稻埕:三次大起大落,看台湾的茶产业

文章出处:《台湾茶第一堂课》
文章作者:陈焕堂、林世煜
文章标签:历史
字数统计:10026 字 文章访问量:12

  台湾茶闻名世界,更曾经带动了台湾的国际贸易,成为台湾出口产业的重要命脉。自清代开始,品茗文化为北部商业、政治立下重要根基,更揭开了一段大稻埕三起三落的兴衰故事。



  崭露头角:大稻埕的兴起
  回顾整个北台湾的发展,大稻埕属于较晚开发的地区之一。
  西元1652年5月15日,从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报告中,提及两艘从台湾开来的商船上载有茶,可知台湾茶叶生长已有三四百年以上的历史。然而有规模的茶叶贸易活动,却一直等到清代咸丰、同治年后才开始出现。
  自清康熙48年(1709年),福建省泉州人陈赖章得官方垦照后,便开始在此从事开垦。但该地正式发展要等到清咸丰3年(1853年),各地同安人因械斗失败等原因移居于今大稻埕地区,再加上当时淡水河河床淤积日渐严重,大型商船已不能停靠艋岬港,于是转往下游新兴的商业据点——大稻埕进行贸易,因此带动此地的商业发展。
  大稻埕开放五口通商后,成为淡水河岸最主要的贸易港口。
  第一起:台湾茶叶之父——李春生
  晚清时期,台湾以茶叶、蔗糖、樟脑为主要外销产品,茶取代蔗糖成为台湾出口额第一的商品。自1868至1895年间,茶叶出口额佔全台出口总值的53.49%,究竟是自何时、何人起,靡于台湾的贸易市场?据史料记载,1865年,有「茶叶之父」之称的茶商李春生,经由英商怡记洋行店主爱利士的介绍,受聘于另一位洋行老闆陶德(John  Dodd),一齐积极为台茶的种植于推广打下基础。
  李春生来自福建厦门。1865年来到台湾时,他藉由原先在厦门做茶叶生意的经验,与陶德合作,在台北文山山区推广种茶,无意间促成了茶产业的开端。他们收购了粗茶运往厦门精制,又引进福建安溪的茶苗,并提供贷款辅导农民栽植。在陶德保证收成后全数收购的承议下,茶树很快就在台湾生根。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陶德与李春生僱了两艘大帆船,运送台茶到纽约,获得好评,也赚到大量订单。「精选台湾乌龙茶」(Choicest  Formosa  Oolong  Tea)横空出世,台湾茶叶的价格翻涨。从此茶叶销量暴增,洋行不再需要把茶叶送到厦门精制,反而是转为由中国的厦门及安溪僱工人到大稻埕就地做茶。
  1870年,大稻埕已有五大洋行进驻,相当具有规模,后来甚至再扩张到六大洋行。他们集中在临河的街道盖洋楼,当时称为六馆街,即现今洋味依然浓烈的贵德街。
  第一落:滥竽充数毁品牌
  随著茶叶的需求高涨,也造成价钱狂飙的现象,贪图利润的的不正者,常在茶叶中掺杂劣质品或在秤量上动手脚,使台茶的国际名声随之大坏。同治12年(1873年),各地生产过剩,因此某些茶商转而将滞销的粗茶再制成乌龙茶与包种茶,此举便再次开启大稻埕的茶业荣景。
  此时的大稻埕,发展的是「精制茶」的技术。茶叶的制造可分为单纯的粗制,与二度加工的再制。粗制茶在茶农或制茶者家中进行,为的是让茶叶发酵而带有香气,并使之乾燥以利保存;而再制茶则在大稻埕的茶行进一步发酵与乾燥。
  这个时期的茶农,做好茶叶一定要交到大稻埕精制厂,加工完之后才可以贩售或出口。精制厂是让茶叶能有足够的产量、达到品质的稳定性,并混制成当时最大宗的两种台茶——乌龙茶或包种茶。
  第二起:清末工会组织,制定制茶品质检定
  1880年清政府的抚番政策扩大了茶的产区,当时茶产区主要分佈在台北、桃园、新竹、宜兰,以及苗栗一带,而粗茶制造户以台北为最盛。
  光绪11年(1885年),刘铭传接任台湾巡抚,始致力于改善台茶的产品品质,创办「茶郊和永兴」工会组织,定期评定制茶品质的优劣等级,也订定具约束力的法规。因此茶商的数目与市场皆增长,输出额增加三成,此光景维持至日治时期。
  日治之初,茶叶依然是台湾重要的出口商品。但有鉴于当时仍以台湾茶业传统手法经营,总督府于是著手推动一系列以「步向现代化」为目标的茶业改良措施,如:茶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育、改良茶树栽培与茶叶制造、  建构茶业组织与改良茶叶交易制度、开发红茶的生产与外销,以及运用现代化的行销方法拓展国际茶叶市场等等。日治时期为台湾茶叶奠定稳固的基础,归功于这个时期的努力,战后台湾茶业得以持续发展。
  清末以来,台湾茶叶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销售到国外市场。面临印度、锡兰、爪哇等茶产地的强烈竞争,日本政府深知必须拓展外销市场,以及加强商品宣传之重要性。茶叶广告是宣传台湾茶常用的方式,包括发送样品茶、印制宣传小册、海报与明信片、委託洋行在美国著名报纸与杂志刊登广告等。
  此外,台湾茶产业也积极参与包括日本及世界各国举办的博览会。1900至1942年,总督府参与各种博览会宣传台湾茶活动高达102次,除了单纯展出茶叶实品外,  还经常在博览会场上设置「喫茶店」,提供品尝台湾茶的服务。举例来说,1913年于大坂举行「明治纪念拓殖博览会」中,台湾茶商在台湾馆前搭起的一间喫茶店,以台湾青竹为材料搭盖,再聘来四、五名台籍青春少女当起服务员,贩卖最著名的包种茶与乌龙茶。
  第二落:战争的影响
  自日本战事连绵,台湾的茶产业连带自生产至出口,无不大受冲击。随著战争的规模扩大、日本受到反轴心国家的抵制,台茶出口益加受阻。在美国参战后,台湾茶输出更急剧下降;1945年只输出25,000余公斤。(1918年,达到巅峰的茶输出有1,316.6万公斤。)
  茶叶生产方面,在台湾境内由于战时粮食、劳力皆极缺,日本政府为维持军粮与人民最低生活,将一部份茶园铲除、改种杂粮,更将原本投注在茶园的农村人力也移转到其他方面,致使茶产业极度萎缩,几乎减产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于是,台湾茶业来到发展的最低潮时期。
  战后,大稻程因淡水河淤浅,逐渐失去河港功能。原先兴盛多时的茶叶贸易也大多衰退,再加上台北快速扩充发展,中心区位逐渐转移,大稻埕的人口随之外移,旧日的繁荣盛况逐步褪去,变成台北市外围的老街区。
  第三起:国民政府来台后,朝精细茶业迈进
  从清代至民国初年,台湾茶园面积虽然经历多年增减,始终以北台为生产重心,但自1970年代起,北部茶区持续缩减,而中南部茶园却快速增加,呈现「北消南长」的趋势。1971年后,由于台湾工商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劳力自农村流出,导致农村劳力缺乏,又因台湾外销茶在国际市场渐失竞争力,政府转而积极辅导,拓展国内消费市场,因此成功转为以内销为主的商业型态。
  当前台茶主要以内销为主,特点为:品质高级、包装精美、各厂商各有特色。但也受到品牌纷杂过多、品质与价格缺乏一致性、缺乏分级标准造成掺杂造假以及与中国进口茶竞争等问题影响。
  1980年代台湾茶产文化意识兴起,是台湾茶产业最重要的转型之一。茶艺馆首推风潮,致力于泡茶原理与礼节、各种泡茶方式研发、茶品与讲评、中日韩茶文化较等方面的研讨。政府则从事品种改良、制茶种茶技术研发等永续农法在茶园的应用,把台湾的茶产业的体质全面提昇。
  此外,近年来台茶行销不仅重视茶叶成品的品质与包装,行销方式亦日趋多元,除增加销售管道外,也结合地区的历史文化。再者,为提供消费者多种产品,并结合各地特殊文化,经济部以商圈型态,辅导各地塑造一乡一特色的形象品牌,推动休閒茶农体验,创造该地的文化特色。
  民间茶厂合资共组「台湾茶叶国际行销公司」,将以研发、品牌、行销为经营主轴,初期以买卖为主,透过广设海外据点的方式促销台茶。在商业化、都市化的转变下,原本侷限于乡村、庙埕的传统饮茶文化,逐渐渗入都市人的交际手段与生活品味中,再加上商业行销将艺术与文化包装至台茶形象内,品茗,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美学。
  第三落:鉴古知今,看即将消逝的台茶产业
  台湾迎接了新时代潮流,东西文化的交融以及生活型态的改变、步调的加快,都对茶产业进行了一次次的塑形。百年后,茶叶不再是左右经济命脉的作物,品茶成为了一种美学及态度的生活方式代表。
  当茶产业日新月异的演革,茶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充,速食茶饮业大幅兴起,台湾特有的饮茶文化或将随之消逝,背后的产业链也渐渐崩毁。身在与茶叶渊源至深的台湾岛上,茶产业的传统技艺消失中是愈发鲜明的议题,台湾茶业的三起三落,这次,我们会停在哪裡?                            

关闭联系菜单 关闭联系菜单